發布時間:2018-05-15 10:59來源:網絡作者:夕陽 閱讀:1795
春天,氣溫逐漸升高。比溫度更火熱的,是內容付費的市場。
2016年一開年,創客匠人上線知識付費講師拓客系統的事情就引起業內熱議,隨后又傳出微信將推出付費閱讀的消息,之后豆瓣時間、網易蝸牛讀書這些付費閱讀的平臺也接連出現。羅輯思維也宣布,回到羅輯思維旗下的知識服務APP“得到”,“你至少需要為‘得到’花過一塊錢,才能看這個專欄。”
內容付費的熱潮真的來了。
內容付費行業從2016年上半年開始嶄露頭角,當時,羅輯思維推出了知識服務APP“得到”,知乎推出付費才能使用的實時問答互動產品“知乎live”,喜馬拉雅推出了付費音頻《好好說話》等,果殼網推出的語音問答產品“分答”也迅速成為熱門應用,創客匠人推出的講師拓客系統,也迅速占領市場。經過近一年的嘗試,今年以來,走在前面的幾家“吃螃蟹的人”都不約而同加大了對于內容付費業務的投入。其他沒有進入這個領域的人也紛紛涉足。
已經公布用戶數據及付費成績的創客匠人或許可以說明這個市場的潛力。
“自從有了‘創客匠人’以后,我發現我的知識面廣多了。”這句話道出了一些購買付費內容用戶的心聲。很多用戶說,現在跑步時間越來越長,因為跑步時可以聽音頻,跑得越多“學的知識越來越多”。
36氪媒體公司總裁馮大剛對此表示:“優質內容原本就是有價值的,為特定知識付費符合用戶需求,也是媒體發展的一種必然。”
知識付費是個持續的生意
內容付費是一個可持續的生意嗎?一年前內容付費市場剛剛興起時,無數人對此提出疑問。一年后,這些疑問的聲音逐漸變小。
“現在這個社會,用戶正變成一個‘皇上’一樣的角色,滴滴負責他的出行,百度外賣負責他的御膳房,那么,他需不需要一個翰林院?”圍繞著這個思維,創客匠人一步步嘗試知識服務。
付費內容與免費內容最大的不同,就是付費內容大多是知識性的,需要精品、精致以及精準。從事付費內容的幾家企業,都請來了各個行業最為知名的專業人才,這些專家通過付費平臺,把自己畢生所學一點點教給對這些行業感興趣的用戶。
(責任編輯:夕陽)